10月11日至12日,SUNBET申博“蜱盾护航”团队在指导老师黄花英的带领下,圆满完成了对南京汤山、句容宝华山及南京老山三地的蜱虫风险监测调研工作。本次调研采集了各区域蜱虫样本及生态环境数据,为完善“智蜱清”预警平台的动态风险地图提供了重要支撑。值得一提的是,团队在老山“抗疫凯旋林”纪念石前的经历,为此次科学调研赋予了深厚的精神内涵。
首日推进:两地监测奠定数据基础
11日,团队按计划对南京汤山及句容宝华山展开系统性监测。在汤山片区,团队成员遵循“布旗法”标准流程,对林缘草丛及游人步道周边进行细致采样,同步记录地理坐标、植被类型与气候参数。下午转战宝华山林地,团队在监测点成功采集到蜱虫幼虫样本,证实该地区存在明确的蜱虫活动风险,为后续区域风险评估提供了关键依据。

图1 团队在汤山、宝华山监测点环境数据采集现场
精神洗礼:抗疫纪念地上的初心回望
12日,团队在南京老山继续开展监测工作期间,于一片幽静林间意外发现了“抗疫凯旋林”纪念石碑。这座静立于苍翠之间的石碑,以其庄重的姿态和铭刻的援鄂事迹,为团队成员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现场教育。
队员们驻足凝望,镌刻在石碑上的事迹,虽经风雨洗礼依然清晰可见,仿佛在诉说着五年余前那段波澜壮阔的抗疫历程。这一刻,林间的风仿佛也带着历史的回响,让在场的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与使命。
“作为医员工,我们常在课堂上学到专业知识,但在这里,我们感受到了医学精神的传承。”团队负责人李友旺如是说。石碑所承载的奉献精神,让团队成员对“守护健康”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。这份在特殊场域中获得的感悟,将科学与人文紧密相连,为公共卫生实践注入了持久的精神动力。

图3 团队成员在老山采样并在“抗疫凯旋林”感受抗疫精神
砥砺前行:从数据采集到使命担当
本次调研在宝华山与老山两地均监测到蜱虫活动,所获样本及环境数据将悉数录入“智蜱清”平台数据库,用于优化风险预警模型。实地调研与精神教育的结合,让团队成员对公共卫生工作有了更立体的认识。
指导老师黄花英表示:“抗疫凯旋林的见闻,让我们的田野调研超越了单纯的数据采集,成为了一次精神的传承。这份特殊的精神力量,将激励团队在公共卫生领域持续探索。”
未来,团队将在完善风险地图的同时,继续深入社区开展蜱传疾病科普宣传,推动科研成果服务公众健康,让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相得益彰。
图文:李友旺
初审:黄花英
校审:徐梓凌
审核:蒋燕、陶伟伟、章大为